以青春碰撞青春,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发布五四青春特辑
以青春之名扬文艺之帆,循先辈炬火追未来之光。
五四青年节之际,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央视网联合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电影《抗战中的文艺》,今日发布“五四青春特辑”。
特辑中,电影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让抗战时期文艺青年振奋激昂的时代声音穿过历史,遇见当下的莘莘学子,让如光如炬的文艺力量与精神信念,照见新时代的青春征程,引领当下青年赓续文艺力量、奋勇前行。
历史碰撞当下
五四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首部文献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以创新的艺术手法,首次展现、抒写、梳理1931年到1945年共14年的中华文艺界波澜壮阔的抗争史。影片洋溢着青春气息,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文艺青年们跟随中华文艺界发出的铮铮抗战之声,用文艺唤起民族觉醒、铸就精神长城的热血历程。
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在中央音乐学院放映
在今日发布的“五四青春特辑”中,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分别走进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通过光影与舞台创新融合的形式,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堂无比珍贵的思政教育课程。
在观影过程中,学子们聚精会神,沉浸在抗战的烽火中,感怀于文艺先辈的精神,并被影片中振臂高呼的文艺青年所感染。电影所呈现的青年姿态与当下的青年身影重叠,历史的回响在经由影像,书写出时代一张张青春答卷:越是时代的前方,越能见到青年的蓬勃,越是艰难的逆境,越能看见青年的力量。
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放映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
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进步青年为民族独立自由而奔走,他们无畏的勇气与热血,启迪与影响了十多年后抗战中的文艺青年。《抗战中的文艺》正是描绘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文艺救国的理想,更心怀中华觉醒之志向,饱含民族崛起之情怀,是中华青年近代史上最真实的缩影。
主创透露,正是当下青年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近代文艺的追寻,成为他们创作的动力之一,《抗战中的文艺》不仅是描绘历史中的青年,更是为当下青年创作的一部电影。
校园放映时同学真切地进行了映前分享
经过电影的演绎,历史照进现实,抗战中的文艺青年也与当下青年产生了深深的链接——当代青年有勇立潮头争做先锋的担当,也有披荆斩棘勇敢拼搏的信念,朝气蓬勃、活力无限,穿越时空,与抗战文艺青年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新时代青春画卷。
青春遇见文艺
菁菁学子有感而发点赞电影
盛世之下,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一代回望抗战文艺的峥嵘岁月,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而行。
通过电影《抗战中的文艺》,青年学子们与文艺先辈进行一次亲切的对话与深刻的交流,影片中的文艺思想、青年力量无不激励着奋进中他们。他们感慨,影片给予了当下青年学子热血而深刻感动,跳出历史碎片化呈现,用光影与舞台结合的创新方式、电影与戏剧的两种文艺载体的联动,清晰地展现了十四年文艺抗战历史脉络。
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在中国传媒大学放映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认为影片中关于文艺作用的讨论对他启迪颇深:“影片讲述了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灯火,文艺是为民众服务民众的,我觉得这样的作用不仅是抗日年代,在现在的新时代也同样适用,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外语和新闻的学习者,也希望在新的时代能够继承文艺先辈精神,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子则表示身处文艺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切身感受到了电影中所呈现的“文艺凝聚精神力量”的思想内涵,“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文艺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都见识到了文化自信所迸发的推动时代前进的能量。”
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放映宣传
中央音乐学院的同学从个人的音乐创作出发,认为影片给学习文艺的同学许多启示,尤其是聂耳先生作曲的片段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聂耳先生构思他自己作品的片段时,我非常触动,仿佛和我的生活有了跨时空的连接。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系统地重温了抗战14年的文艺史,文艺前辈的行动和精神也在不断指引着新时代的青年,尤其是做文艺的青年,去思考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为国家和人民去做一些什么。”
放映现场学子们积极踊跃
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正在为学校75周年庆排练“口述校史”的朗诵,看完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后不仅感动落泪,更为他们的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抗战中的文艺》这部电影是文献剧和电影非常完美的结合。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为人民呐喊,为人民而歌。也想对文艺前辈说,我们会延续您当时的思想,让文艺这条溪流绵延下去。”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之火赓续长存。
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影片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执导、秧禾之文工作社担纲编剧,正在点映中,期待与当下青年一起,奔赴热爱、不负未来。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