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定档3月8日,女性力量展时代风貌
由滕俊杰导演执导,茅善玉领衔主演的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定档“3.8国际妇女节”全国公映。
早在去年,《敦煌女儿》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2022中美电影节最佳年度戏曲片及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优秀戏曲电影多项大奖,未映先热。在精妙的沪剧和电影自然融合中,艺术化地展现了樊锦诗先生五十多年坚守大漠。茅善玉亦十年磨一戏潜心创排,才有了舞台剧的《敦煌女儿》,以舞台剧为蓝本,力求符合电影的语言、节奏和镜头的表达,再次进行调整创作。从生活中的樊锦诗到舞台银幕上的茅善玉,两位杰出女性即将在妇女节到来之际,以优雅和坚韧之姿共同向女性致敬,向时代献礼。
坚韧奉献润泽敦煌大漠 向世界播散中华文化种子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展现了以樊锦诗先生为代表的敦煌人,用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保护璀璨的敦煌莫高窟文明,并结合数字时代发展开发“数字敦煌”,让敦煌文化得以在世界舞台传播。
在最新发布的电影主海报中,茅善玉扮演的樊锦诗青丝花白,背影却依旧坚毅,她手持手电照亮的正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中的禅定佛。明暗对比间呈现出超然美妙的境界。一同释出的群像海报中,樊锦诗、常书鸿、段文杰等为敦煌文化奉献一生的前辈们背靠大漠,或眼神坚定凝视镜头、或目光灼灼望向远方,心怀期许的展望中,一段有关敦煌文化守护的故事,正在大漠戈壁中缓缓流淌。
樊锦诗先生长在上海,学在北大,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风华正茂的她奉着一颗赤诚之心,一头扎进荒漠戈壁,飞沙走石、黄土漫天,风沙一磨就是大半个世纪。樊锦诗初入敦煌便与“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三击掌”,表达一个青年考古学者一心守护敦煌的决心。在那个交通不便、缺水断电、生存条件异常艰苦的年代,一个瘦弱的城市姑娘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咸水,日复一日地在没有电的莫高窟中进行保护研究、断代记录、查找文献,历时几十年撰写了考古学术报告,为敦煌学回归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熬过了戈壁大漠的寂寞,熬过了夫妻分居的十九年,熬过了母子分离的锥心之痛,毅然初心不改,为理想守护着中华文明之根。六十岁重新起跑,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顶住压力,大胆构想建设“数字敦煌”,将敦煌文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让敦煌文化“活”了起来,解决了旅游和发展的矛盾,成功使敦煌艺术走出洞窟,走向世界,樊锦诗代表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典型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栏目在给樊锦诗的颁奖词里写到:“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一个年轻的上海小姑娘,终凭借一生痴守,以一个学者的情怀为国家担负使命,用女性的坚韧柔情,让敦煌文化这颗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十年一剑孕育敦煌精神 守正创新拓展沪剧发展空间
舞台剧《敦煌女儿》在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因十年磨一剑成为经典,在此基础上又用两年时间打磨电影,茅善玉带领着钱思剑、凌月刚、吴争光等主演,以及电影版改编蒋东敏、音乐唱腔汝金山,在继承沪剧传统、顺应时代需求,以多元化的形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拓展了现代沪剧的发展空间。
在讲好中国故事,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一体,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敦煌女儿》致力于告诉观众,沪剧不仅有日常生活里的细腻情感,更能传达宏伟广阔的家国情怀。叙事上,电影以人物倒叙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群像,超强的历史回溯感令观众耳目一新,也让“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打动人心。《敦煌女儿》作为一部实景沪剧电影,坚守沪剧的艺术品质,在当下语境中对于沪语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守正创新中努力让沪剧走出上海、走向世界,走进人民心中,于新时代焕发生机。
樊锦诗一生守护大漠,茅善玉与沪剧相伴几十载,两位女性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同样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用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激励青年人学习进步、接力奋斗。
电影《敦煌女儿》由滕俊杰执导。作为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十五次荣获国内外重要电影奖项,除此前导演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贞观盛世》荣获“金鸡奖”之外,他执导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8K全景声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分别在美国洛杉矶荣获国际电影最佳3D电影奖、最佳8K长片电影奖一一“卢米埃尔奖”,实现了中国电影在此世界主流电影奖项中的两项“零的突破”。
《敦煌女儿》已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2022中美电影节最佳年度戏曲片及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优秀戏曲电影多项大奖。2023年3月8日,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全国公映。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