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如何让吃土豆成为一种乐趣
首先,你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而恰好,马克就是。 故事开篇,探险队在一次火星任务时遭遇风暴,虽然事后立刻被科学家否定因为火星的气压只有地球的两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150KM/h的风暴在火星上也不过是清风徐来。 又或者,早已习惯在火星地球之间往返的勇士们已经习惯了单位换算呢? 风暴开始了,呼呼呼,嗖嗖嗖,在这之前队友明确请求再等等,幸好没有出现已经俗套的老梗。 于是,在这次风暴中马克出现意外而流落荒岛,哦不,火星。 所有人都认为马克死在了这场风暴而实际上没有,在观影之前了解一些细节的我其实是抗拒的,因为我无法苟同150KM/h的风暴没有造成暴击甚至最起码的掩埋效果。风暴并没有对马克造成过于剧烈的影响只是被插了一下,背负着主角光环的马克活了下来。 要活下来就要清理伤口,好在那是没有被人类浸染的火星,并没有多余的细菌感染,于是,在一场细节入微的伤口清理活动中那些惨无人道的3D即视感着实被恶心到爽,总之,他暂时活了下来。 对于植物学和机械工程学双硕士学历金牌认证的学霸来说,利用现有资源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其实不算一件难事,只是正如主演事后坦言,也许命中注定要吃土豆。 如何用一百种方法靠每天吃土豆生存,确然是件想想就痛苦的事儿,正如父亲一家小时候家里只能靠红薯度日最终还是活了下来一样,个中心酸或许只有经历者才有资格评论。 如果你只是认为本文只是在详述如何怀着一颗有趣的心态吃土豆那就大错特错了,或许此时为了生活深夜写影评的我,不一样在吃“土豆”吗?马克的乐观、幽默与自嘲不应该只带给你会心一笑,更多的,是生活的态度。有人说,自嘲是这个人类最可爱的品质,如此想想,无可厚非。 马克告诉我们,精通一门以上的技术是如此的重要,于是一个第一代火影,哦不,火星农民诞生了,马克像极了一位大胆却被迫的创业者一样开始整合资源,精于计算又要勇于创新。 每天只能吃土豆甚至后来土豆蘸止痛药的马克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后,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就算这位农民吃光了所有包括新种植的土豆仍旧不能等到理论获救的那天,于是,每天的苟活无异于等死。 在进行了详细可行的计划后,马克成功的吸引到了地球人的注意,然后等待地球人的营救计划,当我正在满怀期待,故事突然发生了转折,种植土豆的舱口被风暴损坏,一瞬之间所有的农作物损失殆尽,当马克心情异常沉重的将连带着幼苗的土壤推出舱外,是否嘴角有轻微下拉然后重重的说声FUCK。 满满的绝望,在马克重新开始盘点库存的时候。 而此时的地球人依旧在纠结要不要援救这位火星殖民者。 我已经开始绝望。 而马克却计划并尝试着成为太空海盗。 这就是差距,我们只能反思。因为,我们赖以傲娇的资本,不过是最起码还有土豆可吃。 人类在进行了供给投食失败后来到了中国,当看到九十年代萧瑟的中国和显然与之不匹配科技描述让我不得不认为这是一种反讽,于是两大强国(或者说人类更为妥帖)终于合作了,为了援救一个困落在遥远星球上的马克,当然,也为了票房。 经历了敞篷座驾式花样救援后的马克迎接着全世界人民的群情激动,只是导演并没有继续红旗招展,或许导演认为已经为票房做了太多。 退役后的马克接受着新人的尊崇,在一次动员会上,马克不无骄傲的一言略过火星上的那些孤独,然后带给即将远征的人们一些忠告。 整合资源,解决足够多的问题,你就可以回来了。 故事已经结束,而我还意犹未尽的怀念公园座椅上苍老马克脚边那株翠绿的幼苗。 我们每天都在吃土豆,或者,每天努力的只为吃到土豆,那么,请让自己变得有趣,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止有薯片,还有醋溜土豆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