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观后闲扯 #喜剧#
有期待就会有落差。 无所谓好或不好,就跟冬天大家就喜欢吃火锅一样。岁末只想看部轻松点的电影,最好还是那种台词犀利,针砭时弊,冷嘲热讽的;年底了,最怀旧啦,整几个看着就透着亲切的演员;再挑个如诗如画的地儿,或是找个去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口碑超赞的地方。不管笑点高低,喜欢这种风格的人,年末有观看贺岁片消费习惯的人,看了应该觉得还不错啦。什么有没有值回票价,贺岁剧嘛,和谐欢乐稍带着能再憧憬一下就够了吧。大年底的,来部灾难片,是能唤醒一些共鸣,可还得额外备上一包纸巾。还是应景点靠谱。票房也能皆大欢喜吧。 影片中的三个故事,没有特别喜欢哪个。范伟的那故事相对而言,最完整。诙谐、幽默、夹枪带棒的冷嘲热讽一通,绝对的冯式贺岁剧经典无素。李诚儒的那个故事,冯小刚好像是在拿自己开涮,大雅大俗,其实说白了就是曲高和寡,特无奈,《1942》票房遇冷,不就是这么回事嘛。所以,还是雅俗共赏,只要不过分媚俗,提升一下思想境界,往高大上多靠靠就没错。宋丹丹那故事,看了心里特不舒服,再配上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就更心酸了。其实,如果单就贺岁片的结构来安排三个故事的顺序,宋丹丹的故事放在中间,这样前面有高潮、有笑点,中间有共鸣,有上下思考的空间,大导的故事处理时再加点有分量的内容,贺岁片的整体结构没准能更好,效果大概会更理想吧。 片子的外景地真的很美,只是美得有点刺眼了。其他的东西啦,人啦,大概是有太多希望分享、表达、传递的内容了,反而过犹不及了。 什么2013版的《甲方乙方》,什么把《顽主》改毁了。前面那个电影看太多年,很多情节早忘了,就记得是个特经典的片子。后面那本书,名字耳熟,看没看过也早都忘了。什么东西都是看的多了,就有点麻木了,挑剔了。也容易程式化了。其实,好的电影,或者说成功的电影(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一回事)是具备一些可以迅速标签化的元素。观众眼前一亮的片子,不过是这些标签元素再次的排列组合。所以,没必要也无法和以前觉得好的东西比,早就时过境迁了。 再有就是,众口难调,例如南北方的喜好也不同吧,换个地儿没准就水土不服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