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技术与故事的全面拔高
文/柯笔哈迷 还好,我赶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被《1942》挤下imax档之前看到了这部电影,虽然是遵照商业协议来安排影片的上下档,《少年pi》这匆匆一周的imax档期着实让人可惜,不过这种“被迫式”的饥渴营销确确实实也赚足了人们的眼球,相信许多人都跟我一样,怕错过《少年pi》的imax版本,所以急着去影院结束这场煎熬,而把imax版本看了许多遍的影迷,肯定也不在少数。其实没有这个小插曲,李安的这部作品也绝对不会让人们失望,这位奥斯卡级别的华人导演很懂得如何去跟世界接轨,其独特的性格,也使他导演的电影多了许多韵味。 在《阿凡达》之后,很少有电影是真真实实的通过3D这种技术来作为辅助影片升华的手段,虽然之后有过像《龙门飞甲》这样3D与武侠比较新颖的结合模式,但大部分3D电影还是靠着这种新型的制作技术来吹嘘影片的层次,圈取更高的票房成绩,对电影本身来说,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提高。制片方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圈钱”理念,再加上不够成熟的制作技术,使得如今的3D电影变得越来越鸡肋。就像诺兰最终也不会把《蝙蝠侠前传3》制作成3D版一样,这种技术并不适用于任何的电影,在伪3D遍布全球的今天,稍有不慎,影迷们就会掉入一个个大坑。就是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李安依然坚信只有3D技术才能还原原著中所描绘的画面,然而3D对于李安来说,却是个全新的挑战,习惯了传统拍摄模式的他,第一次真正接触3D摄影机,他需要去学习这种新的拍摄模式,需要重新去了解并安排景深及人物的走位等等,当然,这也符合李安“把每一部电影都当自己的处女作来拍”的一贯作风。种种的困难其实并不妨碍他能够拍出技术精湛的电影,强大的幕后制作团队、《猩球崛起》的CGI特技团队的加入,都使《少年pi》有底气去挑战电影界公认的拍摄三大难题“水、孩子、动物”,然而在众多的优势条件下,最重要的,还是是李安的思想。 过度的夸赞影片的特技效果对李安来说是不公平的,技术和故事,都应是这部电影所值得推崇的地方。李安在之前的电影里一直以善于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著称,无论是《断背山》里崔斯特和德尔玛的基友情结,还是在《色戒》里王佳芝跟易先生的不合时宜的爱情,都是如此,而此次在《少年pi》里,李安则把“信仰”放在了第一位,但在中国这么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家,我们对神明的解读相比于外国人民确实还有一些差距,不过把信仰拿开,我们则看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和一幕幕诧异不已的画面。这不是一部简简单单仅靠炫技的电影,一条船、一只老虎、和一个人,在海面上漂流227天,无数次的死亡的威胁,故事里暗藏的种种的隐喻,以及在濒死状态下对生存的渴望,都充分体现了故事的哲理性。 在网络上看到好多影评都在过分解读影片最后的这两种结局,不得不说李安这种开放性的留白手法确实让电影变得更玄妙起来,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满足于电影中的唯美的画面及精彩历险,就宁愿去相信有老虎的那一版故事,而喜欢深究下去的影迷,则认为残酷的版本才是最终的正解,我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就像电影中的日本调查员和那位记者一样,去相信那些美妙画面所勾勒出的假象,不必把残忍的现实强加到每一位影迷心中,每个人都在影片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足够了。 没有看到《少年pi》的imax版本,的确是一种遗憾,但把imax版本捧得跟神一样便大可不必了,没有了imax,还有普通3D,我们一样有欣赏电影的机会,印度的自然风光、海难的坚强求生、以及最后对人生的感悟,都是电影赋予观众的一份份礼物。影片中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台词,我很喜欢其中的一句“人生也许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道别”,既丰富了幻想,又解读了人生,《少年pi》,做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