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情感专栏之爱的培育
一男一女因吸烟偶遇,在烟雾缭绕中,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感情,最后走到一块。故事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经导演彭浩翔润色、调剂,有骨有肉,鲜活起来。彭胖变得越来越精明,噢,彭导很讨厌内地影迷赐予的这个亲切称呼。这事和他因盗版问题发博文回应一样,是一个认真、计较、聪明的人才会做的事儿。凡事计较的人,会比较观注细节,也容易刻薄。还好,《志明与春娇》里有细节,没刻薄,甚至没什么调侃。调侃可是以前彭导惯用的伎俩,在获得幽默感的各种途径中,调侃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当然,影片幽默不会少,少了这点,人物会无趣,爱意也无法培育。 没有鲜花、没有哭闹、没有床戏(未就),这些玩意在爱情片中多俗啊,彭导明显在刻意回避俗套。不过,也什么都有了,分手、不合、开房等。彭导在香港地区和内地几个报刊有个专栏,叫“爱的地下教育”,看过的人都知道,彭导在分析具有内地特色的情感案例时,水平绝不输连岳那些资深情感专栏写手。从这点可以得出,一是彭胖实在精明,二是彭导深悟现代男女情感,与港人相异很多的内地来信都应付自如,那讲起港区爱情,自是不在话下。片中对爱的各个角度,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怎么和前对象分手、怎么看待年龄差、为什么和如何喜欢上对方,尤其是后面这点,现实中的情侣常为这个问题纠缠不已,仿佛此问题不解,爱就过于模糊似的。事实上,即使双方给个明确的说辞,也改变不了爱是抽象的这一本质。彭导知晓观众心理,即使和通常的浪漫爱情剧不同,这个问题还是要有明确的答案,和撰写情感专栏一样,要具体、不能回避。 和别致的情感一样,影片的遭遇也堪称另类,这部纯情的片子因粗口镜头在香港地区被定为三级上映。经剪刀手加工,内地也有幸上映了一部三级作品。粗口一般用方言来讲,才够带劲,正宗国骂总比隔了一层的“shit”之类更具效果,当然,是在咱同胞之间。粤语粗口转为国语,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其实,影片中的粗口对于内地观众,远不及那些手不离烟的镜头过火。 阉掉一些,放映范围广一点,投资商自然希望这样,彭导自己似乎也是愿意的。称不上乐于,但他理解、接受内地的审查制度,07年的《破事儿》曾去掉两段,在内地院线上映。彭导在北京设了办公室,接下来的作品,票房也要主攻内地了。香港地区的票房容量有限,还被好莱坞大片占了一大半,港人只能不再北望神州,而是做出实际行动,北上扎营。好莱坞的大片场审查制度比内地的审查更为烦杂,港人用此以释多少有些尴尬的境地。 凭着彭导的聪明,相信他在内地也会做出点成绩。而他在电影路上能走多远,期待值得有所保留。在严紧的制作环境中,妥协难免,彭导能避开漩涡一直保持原貌么?从《买凶拍人》炫目、夸张的黑色幽默风格,到使用青春资源的《青春梦工厂》,再到后来商业化的《大丈夫》,彭导一度也走起了影展路线(《伊莎贝拉》)。这部《志明与春娇》像是《破事儿》中的一段单列出来,添枝加叶加工而成,整体保持着简洁、干净的风格,也有为使剧情立体、结构花哨,插进稍显冗长的几段视频访谈。 从情节奇崛、风格鲜明到内敛、成熟,彭胖不差机灵劲,他甚至聪明过头,有些圆滑世故。影片不至于油滑轻浮,但这么下去,也难以更上一层楼。他声称喜欢写作多于电影,而终日撰写快餐式的情感专栏,除了显尽机灵,还能达到什么程度呢?福楼拜有他的“情感教育”,彭导继续进行着爱的地下教育,若扯起福楼拜有不当之嫌,那彭浩翔在早期作品布景里露出塔可夫斯基的DVD封套,何尝不是野心之示,仅用致敬和无意搪塞不过去。以到目前的作品来看他的前景,不管是创作小说还是执导电影,机灵的彭导都达不到什么境界,只能一直保持着八面玲珑的样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