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寻母记
李欣蔓执导的《亲爱》是一部处处闪耀着母性情怀和感恩意识的作品,故事围绕三代母亲,贯穿了日本战败初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及当下,横跨哈尔滨、东京、上海三座城市,勾勒出一幅线条清晰又不乏留白和余韵的情感画卷,还充盈着女导演特有的灵性和细腻,摘得今年3月的第八届大阪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应属实至名归。 影片的人物关系由始至终处于暧昧状态,身份设定很清楚,情感归属却几度转折,余男饰演的日企高管陆雪妮在母亲逝世后,得知母亲原是日本遗孤,先被中国人收养,长大后又收养了自己,在律师宣布母亲遗嘱的当天,一个来自东北农村的亲生母亲不请自来,彻底打乱了她和儿子不不的情感与生活的双重秩序,而随后又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和转斩,则带领观众和她一起郑重的重新审视血缘与亲情的关系。 虽然只是新秀导演,但是来自哈尔滨的李欣蔓对电影语言的运用和调度都有章法,影片开场气氛凝重的葬礼,极为简练的台词,可能会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一部文艺青年喃喃自语的沉闷文艺片,然而这样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农村母亲的一出场,影片瞬间变得开朗了许多,故事也随即有了悬念,一个在黑龙江的农村生活了六十多年每夜与油灯做伴的老太太,和生活在上海豪宅的女儿如何相认,如何共处?过程中迸发了不少轻松有趣的情节,被马桶“湿身”、玩电子游戏、带孩子画花脸唱二人转,捡垃圾晒菜叶,穿奢侈品牌做高级美容,吃西餐,现代刘姥姥了进了大观园,乱成一团,也生机十足。 与此同时,影片还有另一条线索,即陆雪妮与日本养母之间的隔空交流,就这样,生母和养母(实际上都不是亲生母亲),一虚一实,一远一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开了血与情的思考,熟悉的日本养母优雅美丽,人格堪称完美,陌生的农村“母亲”粗俗老迈,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母女情,故事最后告诉我们说,母爱能够跨越时间、国界甚至生死。可能很多观众并不了解当年日本遗孤返乡时的情况,也没有接受过养母的养育,但只凭着母爱这一人类共通的情感,当一份母爱突破血缘和时间的分隔,穿越国界,足以让所有观者都为之潸然泪下, 影片还有许多耐心寻味的细节,例如影片中多组家庭关系中的父亲只是在台词中有些许触及,日本养母的旁白中反复强调的身份迷失,老太太用手影戏教外孙讲的狗与狼的故事,还有哈尔滨拍摄的教堂镜头,黑龙江旷野中荒凉得近乎悲壮的镜头,一只狼在游走,寒风中出现的超现实情景,等等细节都很值得品味。 尽管手法和风格,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是异常饱满且丰沛的,但《亲爱》给人的整体感觉又是非常节制并质朴的,就像剧中角色经常是素颜出镜,展现出人物宛如新生般的纯粹质感觉,用细腻的手法反复打摩挲情感,营造出深层的情感和辽阔的情怀。总而言之,影片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方面被故事由女性主观视角表现的母性情怀所震撼,另一方面是对李欣蔓导演敢于尝试电影语言的敬意,她用云淡风清的白描手法对血浓于水的母女情进行了从内至外的解构,朴素却直抵人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