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侦探》:年度重口味,彭顺走火郭富城入魔
文/满囤儿 彭氏兄弟是典型的从技术工种成长起来的导演,他们的作品很难在结局的时候给观众醍醐灌顶的感觉,甚至在叙事的过程中还免不了磕磕绊绊,但是他们那一段段的视听语言却总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The Detective》系列便是哥哥彭顺开发出的导演系列。从第一部《C+侦探》到第二部《B+侦探》,已经形成了视听风格上的独立性。那就是内地影院里罕见的重口味凶杀表现,以及重视心理成因的犯罪动机。用重口味的画面刺激观众的视听神经,再逐渐构筑凶手犯罪的心理成因,从而把心理阴影投射给观众。彭顺在《B+侦探》中对该风格的迷恋已经几近走火。这几年连续经历了《三岔口》、《父子》和《杀人犯》的疯魔演出,郭富城也开始对内心戏的表现出入魔般的钟爱。两者相加,《B+侦探》欲夺今年内地电影市场里的年度重口味No.1,可谓十拿九稳。 彭顺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便已经是全亚洲最出色的菲林调色师之一了。他的作品在色调上的处理总是能够精准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状态,从而营造出整体的心理氛围。在《B+侦探》中,我们便看到了在很多昏暗的场景中,尤其是案发环境中,那些精妙的光影搭配,让观众彷如身临其境一般。略微摇晃的镜头,令凶手的轮廓时隐时现,却始终难以让观众看清楚四起凶杀案的凶手是否是同一个人。这为影片最大的悬念提供了视觉上的支撑。案发前,镜头内是以凶手的被害人为为主体,观众自然会跟着案情发展的故事线来进行思索,去关注凶手留在镜头内的仅有的局部入镜(比如有的案子入镜的是凶手的头发、有的是凶手的T恤、有的是凶手的体型轮廓);案发后,镜头内是以被害人伤口、血液、放大的瞳孔等死状和被破坏的环境为主体,其骇人程度堪比彭氏兄弟之前导演过的任何一部纯恐怖片。那些暗红色的血和溃烂的伤口,着实很重口味,一下就让观众从推理的理性思维中跳脱出来,心生恐惧。 郭富城在片子中既不是凶手也不是被害人,按说似乎与片子重口味的画面没了关系。不过郭富城却用精湛的演技,让观众在即将看到重口味画面前,绷紧了神经。郭富城在片中的身份依然是那个热情大过技术的侦探。这个侦探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神探,英勇无比。郭富城很好地展现了小侦探自身在勇敢与恐惧间的徘徊。每次深入危险环境中,郭富城都可以把人物的那种恐惧感给表演出来。通过他的眼神、表情、动作上的逐渐细化,观众就能直观地体会到危险在一步步走近。等到观众积攒起情绪时,如上所说的骇人画面才会突然出现。如此一来,吓人的感觉就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突袭,而是心理上的刺激。这正说明了电影不同于纪录片段的区别。电影可以在重口味画面之前先进行适当的铺垫,从而令重口味画面的骇人程度几何级数倍增。 走火的彭顺和入魔的郭富城,将影片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重口味相互结合了起来。影片并非彭氏兄弟之前导演过的那些以泰国为基调的恐怖片。因为考虑到内地的审查制度和观众接受心理,影片剔除掉了彭氏兄弟原本很喜欢的鬼神元素和宗教氛围,而是比较稳妥地继续《C+侦探》所采用的悬疑惊悚的方式来营造效果。令人欣慰的是,抛却了鬼神后,彭顺能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心理压抑和扭曲中,提炼出等同于鬼神和宗教一般的惊悚劲儿。《B+侦探》紧紧扣住了当下社会中很多因为家庭破碎、童年阴影、精神创伤等造成的人性扭曲,并将其做成了影片幕后凶手的犯罪动机。于是,当我们看到结尾,看明白凶手之所以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后,我们想到的是药家鑫、是机场刺母等社会报道。这份从脊背上生发的凉意,也许会伴随着视听上的重口味冲击,令人更加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