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木马》:回旋回溯回转回头
文/满囤儿 由《疯狂的赛车》编剧组成员之一崔斯韦独立编剧的《钢琴木马》,是一部命题作文,却实现了相当高的完成度。作为命题作文,《钢琴木马》必须要围绕着钢琴为主线索编写故事,必须要集中在厦门和鼓浪屿取景,必须要关怀本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崔斯韦联合同样年轻的导演吕祖松,不仅把这些命题巧妙地融入了电影之中,更是通过自己精巧的手法,把这个现代与历史相结合、娱乐与艺术相渗透的故事,拍得极具电影效果。影片在回旋、回溯、回转、回头之间,让观众留恋在鼓浪屿的韵味间。 回旋:一入江湖深似海 影片讲述了解放前和当下间两个故事,两个坠入江湖的男人的故事。香港型男连凯饰演的前者,坠入的是谍战江湖;内地型男张默饰演的后者,坠入的是黑客江湖。两个江湖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虽然采用的江湖求生手段不同,却同样有着漩涡一般的吸引力。两个男人不情愿地坠入了江湖之中,本以为凭借自己超凡脱俗的功力,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然而命运总是这么令人感到无力,两人都陷入了江湖中的回旋,在体力和智力上疲于角力。 回溯:传世的钢琴曲 把两个男人的时空串联在一起的,便是一段传世的钢琴曲。活在当下的张默,偶然间发现了墓碑上的钢琴曲,自然而然对其产生了兴趣。为了向学钢琴的女朋友“小露一手”,便对墓碑上的钢琴曲的由来进行了追溯。影片巧妙之处在于省略了他寻找并发现该钢琴曲背后那段传说的过程,而是直接让其在当下的困境中,运用了该段钢琴曲为自己解围。隔代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把这段钢琴曲当做了自己最后的砝码,才是真正精神上的回溯。 回转:精准的商业类型片节奏 尽管带着严肃的艺术命题,但是《钢琴木马》的主创对商业类型片的创作规律相当熟稔。连凯的解放前戏份时长不长,但是起承转合俱全,且舒缓的节奏,完全符合年代片的美学味道。张默的现代戏份比重比较大,起承转合的设计更为丰富,而且其中不乏追车、逃脱、缠斗等动作戏份,节奏上与解放前戏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紧张感更接近于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张默在面对追杀、拘捕两路人马时,每每陷入绝境的时候,总能够通过机智同感,觅得回转余地,让观众的神经始终紧绷,得到了娱乐上的满足。 回头:真相就在那里 人们拼尽全力去探寻真相,拼上性命去完成任务,到最后往往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真相一直就在那里放着,一直等着你回头去领悟。《钢琴木马》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巧妙地营造了张默时代对连凯时代的“回头”隐喻。解开张默心头上最大疑问的,便是他回头后听到的老人的一句话。也正是他回头看到了最古老的中国人,才挽救了他这个最现代的中国人。于是他回归了鼓浪屿的历史传奇,用连凯时代的钢琴曲,对邪恶势力完成了反击。张默回头,看到的是连凯的真相。我们在生活中回头,也必将看到累人累心的生活的真相。 《钢琴木马》就是这样通过结构上的精巧手法,用“回旋”营造戏剧张力,用“回溯”搭建角色共通,用“回转”抓住观众眼球,用“回头”让人心有所悟。看完《钢琴木马》,观众都产生一种冲动——踏上鼓浪屿那湿软的土地上,去静观每一处穿越时代的遗迹,看看各种传奇,品品人生况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