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王》:以气驭型,勇者可敬
文/满囤儿 近日,外国一个影迷弄了个视频,用一帧一帧的播放的方式,终于让我们看清了李小龙在电影中击打对手时所使用的佯攻。由于其动作太快,这些佯攻在正常播放速度下,人眼是根本看不清,甚至是看不见的。这让我们这些功夫片影迷们感到醍醐灌顶。原来,我们一直以来只看到了李小龙功夫电影的型,而没有看到他身体实际所运走的气。只有型可看的功夫片都是空架子,只有真正做到以气驭型,才是功夫和功夫电影的最高境界。40年前,李小龙就树立了以气驭型的标杆;40年后,喊出“第四代功夫片”的《金刚王》,在这一点上又做到了几分成绩呢? 其实,在我所学所练的功夫层级里,希望达到的修为境界是“以气御形”。也就是招式都是那个招式,要把打这个招式的时候,身体的每个关节、每块肌肉的顺序、协调,通过气息顺成一个最佳的秩序,以实现这个“形”的最大破坏力。而在这里我之所以改了两个字,是因为借《金刚王》这部影片要说的,是功夫电影,而不仅仅是功夫。因为与功夫这种个人修为相比,功夫电影还得承载着愉悦观众视听神经的重担。“型”对于功夫电影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 先说片中的功夫。这个世界上,除了个人魅力无穷大的李小龙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功夫明星可以只靠自成一派的武学修养就能完成电影魅力最大化的。于是这40年来,华语领域的李连杰、成龙、甄子丹,华语外的托尼-贾、伊科-乌艾斯,以及好莱坞的各路动作片明星们,都在尝试着将世界各地的特色武学或搏击术引进到电影创作之中。《金刚王》的监制是很重视电影艺术属性的杨真鉴,于是影片对于功夫的视听追求绝没有停留在型上。 《金刚王》筹备时参考了世界上十种不同的武术类别,在影片里却并未进行纪录片式的展演,而是将这些收集的素材进行了整合,塞进了几个不同的角色里。暴坛炼狱金刚属于粗蛮硬打,于是便做了开胃菜和炮灰;伤坛魔尸金刚凭借其饰演者南贤俊那亚洲第一的poping底子,融合了舞蹈、跑酷、印度武术等各种奇怪招式,塑造了一个走火入魔式的疯猿;最后的金刚战神则由超级肌肉型男刘承俊以要型有型,要势有势,要气有气的空手道压阵;主角金刚王则更是充分挖掘了释延能少林寺第32代弟子的功底,一招一式罗汉样十足。 这些招式上的新鲜或丰富,还只是电影视听“型”的层面。片中几个金刚,一个是身材够号,一个是关节够软,一个是肌肉够鼓,一个是爆发够劲,身体的优势正好成为了角色特点的推动力。这便是以气驭型。试想如果换成四个基础没这么好的人来耍这些动作,即便有形也难有神。电影最重要的“型”便会打折扣。而如果换成完全没有基础的人气偶像去演,就自然而然变成难看的花拳绣腿啦。 《金刚王》的以气驭型,往大了说还体现在电影技术的使用上。随着好莱坞动作片的不断发展,电影人表现格斗搏击的手法越来越丰富了。在没有李小龙这样可以靠内容制霸镜头的当代,用好高速摄影等电影技术,来提升功力平平的演员的搏击演出,就有了决定性的意义。《金刚王》大胆采用了好莱坞顶级动作片中对击打画面的处理手法。高速摄影、电脑特效、多角度捕捉、快速剪辑等电影手法的引入,让搏斗有了节奏上的调度,杜绝了李小龙时代“没看清”的遗憾。 虽然具备比较高的娱乐价值,但是《金刚王》本身的气质并不是娱乐消耗品,而更像是一个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武者。他所体现出的水平,也仅仅是修炼至今的现有水平。从主创们的坚持中,我们是可以展望其未来的修为的。在如今这个票房暴涨的情势下,不去投机跟风拍片子的人,都是可敬的勇者。愿意在一个古老类型上挖掘更深入,甚至有野心开辟新空间的人,更是可敬的勇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