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品质才是票房的决定性因素
4天过2亿,“五阿哥”苏有朋的导演处女作《左耳》略出人意料的拿下一份好成绩,不算特别耀眼,但考虑到在《速激7》的20亿狂轮碾压之下,不仅没有被打跨,反而扬眉而起,在紧追对手三天之后,于公映第四天对《速激7》实现了反超,突破2亿大关,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更难得的是,获得这份成绩是一群无比年轻的小伙伴,除了段博文不是新手,无论欧豪、马思纯、关晓彤,都是经验寥寥,陈都灵更是纯粹的处女作。和《同桌的你》《匆匆那年》这些大牌云集的同类型影片相比,《左耳》这个纯粹的青春阵容,能取得这份成绩更值得鼓励。 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却也不是必然的,现在来品评《左耳》怎么定位精准了,怎么营销得法了,怎么天时地利了,都是马后炮,对于电影本身的解读,其实更有益于电影的未来。和之前狂热一时的《战狼》不同,《左耳》并非标准意义的类型片,而是真正凭影片的质量和情怀得到观众的认可,电影拍得好,票房自然高,这一条无比正确的市场规则说来简单,真正实行起来却是难若登天,试想《白日焰火》好不好,《推拿》棒不棒,也都一样没能取得相应的票房,究其根底,品质与价值在电影这个行当里,要想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靠精于计算或一头过关就能做到的,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发挥并实行一切有利因素,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左耳》到底哪里做得到位,首先,还是离不开故事,可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好IP的贡献,其实绝对不然。电影的故事和书本上印的或外婆睡前讲故事绝对不一样,存在于文字或语言的故事通常依附于想象力,一个小红帽遇到了大灰狼,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人物也有了,矛盾也有了,就能让人很兴奋的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电影不一样,电影需要用镜头调度、角色表演、美术设计、音效配合,方方面面才能吊起观众的胃口。 就像《左耳》里面开始有一场非正规的篮球赛,校外青年和学生打,小耳朵默默的关注着许弋,黑人讨好黎吧啦,张漾像骄傲的侠客一样拥着美女来去,简单一场戏,五六个重要角色并没有特别的交待,但彼此之间隐藏的暗恋、嫉妒,仇恨、虚荣,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在快节奏的剪切中埋下伏笔,引人心不由主的想了解剧情会怎样发展。 果然,黎吧啦主动勾引张漾,又去倒追许弋,牵出人物潜在关系,原来张和许竟然有上一代的瓜葛,这是剧情的悬念,另一边还有情感的悬念,乖乖女小耳朵竟然和不良少女黎吧啦交上了朋友,她是怎样的心态,是真的想学坏,还是另有所图,双重悬念同步推进,相辅相成,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观感。再加上天台顶、海滩边、黎吧啦的床、猫,手机,这些富有影像喻意的场景和物件,充分展现了电影语言的美妙,无需多言多语,只是那一片浪花,或静寂的小城,便席卷出一个青春时代的心潮荡漾。 意料之外是苏有朋首次执起导筒就有如此娴熟的运用电影语言,有天赋,也有在影坛打拼多年的积累,但我想,更多的是一种对青春的理解,还有对电影感的触觉。技术其实一种行活,在电影这个行当里,每个环节都有非常专业的人士来把关,但是在导演这个位置上,整体的调度,画面画外的掌控,情绪的把握,还真不是谁都能干得好的。 无论从技艺,还是从情感,《左耳》都做到了,这是苏有朋的成功,也是整个剧组的成绩。至于有些吐槽成为诺基亚专题片,演员的青涩,其实也都是善意的调侃了,那真的是一个诺基亚无处不在的年代,如果青春片演得老谋深算,那才是技术性失误。
评论(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