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依旧是生活
永安镇故事集 导演魏书钧,90后导演,也是一个有想法的导演。电影还是比较火的,参加了戛纳,平遥也得了奖,但排片真的很少,而且排片的时间都非常差,女儿想看,门口的影院根本没排片,父女俩驱车近20公里去影院看的,结果包场,就我们俩人,倒是值回票价了,但这个票房估计够呛,还是说两句吧! 影片分三个不同段落,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冥王星时刻。采用的伪记录片加戏中戏的形式,应该还是有点新意的,聚焦的是什么?独自等待是写小镇颇有点姿色的老板娘在一个剧组来临后萌动觉醒的心态,等待什么?剧组在等待开机,老板娘在等待欣赏发现,等待机会来临,观众会觉得会发生着些什么,但其实什么也不会发生,只是生活的一个涟漪,这也是电影的主题。第二段,大明星回乡,明星与故乡的关系,与过去老同学们的交集,一边是自律的明星,一边是陷入生活的众人,20年的岁月,差距是明显的,各自在不用轨道上生活,越来越远,看上去很美,既是指不一样的生活,明星在别人眼里是美的,但其实有自己的挣扎、无奈,小镇居民生活看上去也很美,平凡而真实,但有自己的琐碎与烦恼,偶而的交集,却是不愉快的别离。到了冥王星时刻,百度说指一种晦暗不定的状态,象征着死亡、灵魂、欲望、深层意识等,在经历了这种晦暗的时刻之后,在直面自己的困境之后,迎来重生。影片里讲的是电影的艰苦诞生,导演、编剧、制片三方不断的撕扯,商业的需求,艺术的追求,自我价值体现,怎么样可以达到三方平衡,必然是各自博弈痛苦决策的过程,直到冥王星时刻的来临,然后是妥协,然后才有了电影,可能每部电影都是这样诞生的吧。整片想表达的是什么?是一段过程吗?是一段意识的流动吗?是时间与空间的演变吗?可能都有点吧。首先,影片是真诚,这点毫无疑问,导演说了很多自己想说的话,创作的艰难,与制片、编剧、演员的冲突,特别还用不小的篇幅来讽刺影评人,想讲的很多,也真的讲了很多,但也许正是这个真诚,导致了电影的风格协调上出了问题,现实不像现实,荒诞不像荒诞,喜剧又谈不上,一本正经的夸张,我没拍过电影,但如果电影都这么拍,应该早就破产了,明明前两段还是不错的,但戛然而止,突然来了个第三段,长篇大论,反反复复不就那点事吗?这导演、编剧的咖位实在还不到争论这个话题到这个程度。最后电影还是开机了,小饭馆老板娘还是老板娘,大明星还是大明星,导演,编剧还是导演,编剧,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每个人都被那片头说的*00公斤的独木镇压在生活的棺材里,想出去,却出不去。不过,90后导演出这样水平的电影,还是应该支持的,但这个票房在当下的环境下,我觉得很难,祝愿魏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