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完美的电影,但有感人肺腑的亲情
曾经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母爱,也让我们唱了许多年的《世上只有妈妈好》。 看过《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之后,发现这俨然就是一部《爸爸,再爱我一次》。或许,我们也该时不时唱几句“世上还有爸爸好”吧,毕竟父爱与母爱都是一样的伟大,毕竟在这部影片中,还有着一场感人肺腑的伟大父子之情,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却能相守同行,形影不离,同样让人感动。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第一句话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这个家庭,也确实承载着平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和困苦,男主人公曹德望的人生简直就是集悲剧于大成:妻子出轨遇车祸,留给下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好容易抚养孩子长大,自己又得了绝症亟待“托孤”……这一路走来,简直太难了。 虽然人生路坎坷崎岖,但影片《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并没有放大那些负面情绪,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始终以一种平缓又温和的视角,带领观众一起,走进这对父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父亲曹德望是外卖员,每天骑着小摩托,后面载着儿子曹生,走街串巷到处送外卖,虽然辛苦,却有着最难得的温馨,也不由得让人感慨,就算整个世界都在下雪,但爸爸的后座,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安全感最温暖的地方。 在家的时候,又让我们看到另外一种父子情谊:儿子不到十岁,就已经会做饭干家务,父亲也会根据儿子的劳动,来进行打分制的奖励。两人的关系,虽然如父如子,却又如兄如弟如师如友,小小的曹生,却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独立,自己会在家做奶茶,冻冰棍给爸爸冰酒喝,爸爸买了十五块的冰激凌,都会心疼的嚷着要退掉……这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情形,也会让人想起那部《当幸福来敲门》,对于曹德望而言,这个懂事的儿子,确实是差点舍弃掉,却又将自己拯救了的来敲门的幸福。父亲养育了儿子,儿子也在治愈着,甚至拯救着父亲。 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初看着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曹德望本来是要带着孩子一起轻生的,只是在那一刻,孩子小小的手抓住了他的手指,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曹德望的内心似乎也被牵绊,从此,才忘掉过去,重新开启了“父子”间相依为命的人生。 当然,基于不剧透原则,战台烽不想说太多有关剧情的内容,毕竟还需要大家带着很多的新鲜感与期待感去影院看这部影片,但也不得不提,当曹德望值得自己患了绝症,想要将儿子曹生安顿到福利院,却因为各种手续办不下来而记得抓耳挠腮,同时又要与汹涌而来的病魔抗争的时候,确实让人百感交集。 我们常言“生离大于死别之痛”便是这般,他要在活着的时候,安排好儿子的一切,这种迫切又决绝的心情,绝非常人能感受得到,但影片却能让大家感同身受。必须要赞一手“打造”电影《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著名演员曹炳琨,毕竟他在这部影片中分别担纲了导演、联合编剧和主演三个身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编自导自演”,由此也更易对作品进行掌控与把握,呈现出最接近创作者意图与理念的作品。 据说,为了演好片中的男主角曹德望在年轻时与中年生病后的不同状态,曹炳琨竟然为此减重*0斤,特别是一场重病的戏份,整整断食断水三天,整个人都虚脱了,才有了影片中那极具真实感的病态呈现。曹炳琨老师确实是放眼整个演艺圈都少有的“拼命三郎”。 虽然就目前来看,影片《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还有许多的可提升空间,但对于一名新人导演而言,却已经算是一部颇具匠心的作品。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完美的电影,但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却看到了身兼数职的曹炳琨老师的百分之百的努力与诚意,也看到了片中曹德望与曹生间绝对感人肺腑的父子情深。 当然,观影之后,也会让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处理好家庭的关系,无论是夫妻间,还是与子女间,或许只有付诸“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无私的爱,才能收获更多的人间真诚。最后,用片中的一句台词与大家共勉:“人生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寻找人生意义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将看似平凡的人生活出意义活出价值,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