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玛丽莲·梦露——周采芹,旗袍带货第一人
毫无疑问,绝世尤物玛丽莲·梦露,倾倒了无数男人。那是否存在一位神秘的东方女子,令他们魂牵梦绕?想必非苏丝黄莫属了。 苏丝黄,何方神圣?她是被西方世界第一个认可的东方女孩,统治好莱坞六十年代的娇艳情人。而亦舒小说里常常提及在外国人面前穿旗袍,他们的第一印象是你在打扮成苏丝黄。 苏丝黄原本只是安静地躺在小说《苏丝黄的世界》里。如果现实中有如此撩人的东方美人,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一个娇小妩媚、眉眼勾人的中国娃娃,真的身着旗袍出现在舞台上时,西方男人们遐想的苏丝黄活了,个个被迷得神魂颠倒。那可是19*9年,《花样年华》的张曼玉,旗袍身姿再曼妙,比起这位东方情人,也只能沦为迟了40年的风华绝代。 她,就是周采芹。旧上海滩的名门闺秀,比李小龙还要红得早的华裔明星,第一个捧得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的中国演员。这些标签是别人赋予的,丝毫不及她原本的风韵。 她不是典型的温润东方女子,也不是西方审美里传统的柳眉凤眼。周采芹多了几分狡黠和大胆,她有一双让人陷进去的杏仁眼,细长的眼线。最勾魂的是那挺翘的睫毛,仿佛是她永远风情万种的标志。她就像东方的玛丽莲·梦露,西方男人们打开了通往东方的新世界,而女人们无一不想成为周采芹。 想想1960年代的英国,盛行的是嬉皮文化,原本大街上,年轻人们都爱顶着bobo头、戴着大墨镜,呐喊的也是摇滚万岁。谁能想到等周采芹在伦敦西区一亮相,瞬间刮起东方旋风。金发女郎们纷纷留起黑长直发,画东方式的杏仁眼,当然还少不了那翘翘的睫毛。街上高开叉的旗袍好比一道异域风景线,搁现在,周采芹就是带货能力一流的时尚ICON。 好一阵,唱片店里最畅销的是她唱的The Ding Dong Song,轻盈的上海风情调调萦绕在大街小巷。那时西方人中的“东方之声”正是周采芹,她更被评选为当年的最佳女歌手。 报纸、杂志上是铺天盖地的采芹时尚硬照。温婉的旗袍在周采芹身上更带着点野性的风情。转眼间她又能把和服演绎得多了一丝俏皮可爱。高筒长靴、性感吊带裙,全透着周采芹天生的魅惑。她轻而易举地驾驭着百变风格。好像这个女人,捉摸不透,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她,本来就是贵族。 周采芹,自打出生就是名媛配置,不是如今简单粗暴的“壕”门。父亲是京剧国宝周信芳,童年里不是艺术熏陶,就是一对一的英国老师教洋文和西方见闻。住在最时髦的长乐路洋楼里,母亲特意买来高背式椅子教她西餐礼仪。在通宵舞会上,她身着惊艳的绸缎晚礼服,优雅地迎接年轻男舞伴。从小浸染在中西方文化里,采芹无疑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上海公主。 等周采芹出国求学时,她把母亲的名媛作派带到了英国。箱子里塞着五十多套服装,天天带着一枚钻戒,旗袍、貂皮大衣。外国同学误认为,采芹好比东方瓷娃娃,可能徒有皮囊。偏偏,采芹是不屑所谓传奇、名媛标签的,既然被奚落,更要出人头地。 所谓名媛,就是无论身处哪儿,举止、气质与修养仍能臣服人心。采芹,在戏剧学院刻苦学习,就是想拿下好角色证明自己。“能靠脸吃饭,却要靠才华”说的就是她。后来,她火遍伦敦市,动物园里竟有一只她名字命名的豹子。 她一直在被追捧,因为她只走自己的路。 周采芹的桀骜、潇洒刻在骨子里,她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她痴迷表演,就用尽一生热爱。所以她永远被仰望。她曾用旗袍定义了第一轮东方时尚浪潮,而即使已经年过八十,她依然不会过时。她仍会轻轻挑起细长的睫毛,看,这就是高贵优雅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