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電影作品如何驚世駭俗、狂野暴戾,義大利經典大師巴索里尼也曾有過如詩的年少時光。一九四○年代,年方二十有餘的巴索里尼隨母親居住於北義小城斐烏里,他沈浸於鄉村生活的方言習俗與物質文化,也情竇初開地與當地莊稼青年共譜愛情序曲,並因而認識到同性戀情與肉體慾望的甘甜苦澀。草根生活啟發了巴索里尼的左翼政治觀點,使他與義大利共產黨結緣,並於二戰後首先選擇在貧民窟的中學任教。在巴索里尼五十三年的生命中,這段時期的情感經歷與社會見聞既唯美浪漫,卻也暴力現實,深刻地形塑了他的世界觀,也強烈地體現在他震撼人心的文學和電影作品中。 本片請來巴索里尼的詩人表親尼可納迪尼擔綱旁述,穿插著巴索里尼本人的聲線,以及來自舊地故人的資料影像,直探巴索里尼罕為人知的青春時期,也揭示了其藝術心靈的起點。 導演拒絕採用典型的歷史重建敘事方式,除了考據巴索里尼的手稿外,更搜羅廣引多部年代、地域吻合的紀錄片、攝影作品,甚至是佚名遺留的八釐米錄像,以詩意的電影語言串起各種形式的斷簡殘篇,意圖透過還原當年那座北義小鎮的朦朧輪廓,以召喚年輕氣盛的巴索里尼,以及他眼中的人間畸景。 本片在看得見的歷史餘燼中,提煉出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並演示了這座城與那些人,如何在歲月流逝後,轉映重現於巴索里尼的電影與文學世界之中。靈動跳躍於不同手法、編織各類影像素材的實驗精神,正與巴索里尼的藝術態度互通聲氣,也為這位逝世近半世紀的電影巨匠,獻上恰如其分的鎮魂輓歌。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